第四百四十四章 筆墨補貼費

發佈時間: 2025-05-08 22:53:53
A+ A- 關燈 聽書

蘇家大房被李氏催得心煩意亂。

蘇洪強臉上發了狠,他還好好的在這裏呢,又上門來威脅了。

“你們家理由還真是一套一套的,不就是想悔婚嗎?白紙黑字的聘書你們不想認,我們就告到衙門去。”

李氏看到蘇洪強這一副態度,想到家裏喫飯的時候,他拖着一頭渾身是血的野豬經過門口,還故意停在那裏。

她的眼裏閃過一絲害怕,不過馬上冷笑:“這一次我可沒說想要悔婚,你們該做的事情做不好,還想拿這個說法來搪塞?”

“燕丫頭躺在牀上養傷,衣服我們一時也趕不出來,你不要逼人太甚了,以後是要做親家的,大家留一點情面,我就不信你身上一點錢都沒有,不能支撐這一段時間的筆墨費。”

陳氏說話也沒有那麼客氣了。

反正聘書在手,她還怕什麼,他們不用時時刻刻都低聲下氣的。

李氏就看了一眼他們正在處理的那一頭野豬。

“這一頭野豬怎麼着都可以賣三兩銀子吧,拿二兩給我,這樣的話,這段時間我就不催促你們做女紅了。”

蘇老太:“啥,我們還要留一半在家裏自己喫呢,哪裏賣得了二兩?”

“那一兩五最少了,我也是體恤你們這段時間事情多,不然非要二兩不可。”

蘇家大房都很憤怒。

“我們要是不給,你總不能要取消親事吧。”蘇洪強說道。

哪裏知道李氏得意一笑。

“聘書在你們手裏,我要取消你們能聽我的?這個村子裏喜歡我兒子的姑娘家可多了去了,我讓那些姑娘做女紅,相信她們也會很樂意。”

“要知道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你們家拿着聘書,這並不能說我兒子只能娶你們蘇家大房的姑娘。”

李氏這話一說,蘇家大房的人差點都氣昏過去。

是的,他們有聘書在手,但這也只是說明王家必須要娶蘇燕,並不能代表王家就不能納其他的姑娘了。

在蘇家大房的眼裏,以後王辰安的身邊只能有蘇燕一個女人,他們是絕對接受不了有人來分一杯羹的。

所以,蘇家大房心裏面的底氣又被削減了幾分。

“一兩五就一兩五,算是我們對王辰安讀書的一點心意,你拿了這點銀子,就不要再打那種主意了,兩家人和和氣氣的,不然就是讓人看笑話,誰的臉上都掛不住,你兒子在學堂裏讀書,也會受到干擾。”蘇老太只好忍着肉痛說。

李氏見他們願意了,臉上多了一點笑容。

“昨晚上我是說得重了一點,不過我也只是希望燕丫頭安安分分做人,不要打那些主意,免得害了自己,也害了王辰安,大家都落不得好。”

“好了,把那些布料都交給我吧,我回去自己趕,明天去讓店鋪老闆通融一下,你們記得傍晚把一兩半錢的銀子給我。”

李氏回去了。

“死不要臉的踐東西。”陳氏終於把多日的憋屈給罵了出來,昨晚來退婚,今天來要錢,落井下石。

也怪她的兒子不爭氣,明明年紀比王辰安大,可是卻沒有考中秀才,不然的話這門親事取消就取消吧,免得受這樣的窩囊氣。

“你聲音小一點,當心被人聽見,王家不僅僅是這一對孤兒寡母,王辰安的大伯和三叔也在。”蘇老太臉色黑得像鍋底,不過她也知道,王家的人不能真得罪了。

要不然,以後蘇燕嫁過去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他們還怎麼拿好處?

蘇洪強比陳氏要有腦子一點,剛纔他也差點想罵出來了,但還是憋了回去。

如果李氏拿了銀子,還是變本加厲,隨便羞辱他們蘇家大房,那他絕不會客氣。

“你這糊塗的婦人,娘把該說的話說了,李氏的態度也好一點了,你還攪渾水,我們家沒有那樣的出身,想要把女兒嫁進去一個官家,有的時候不得不忍氣吞聲一點,你再一閉眼亂說話,我就把你的嘴巴縫上,要麼讓你的眼睛永遠閉上。”蘇洪強罵道,他的眼裏閃出一瞬的兇光,那是一種要殺人的衝動。

星空言情小說 www.dodo8888.com

陳氏身上的底氣一下子焉巴了:“夫君,我,我也只是覺得我們大房委屈嘛,這個李氏,對我們頤指氣使的,現在更加看不起我們,我總是覺得咽不下那一口氣。”

“你咽不下也要咽,真正咽不下去的那一天還有我,你要是敢壞了我女兒和兒子的前程,我說到做到,立馬把你趕出家門去。”

蘇洪強對王家也是滿肚子的怨氣,他雖然脾氣暴烈一點,但是也看得長遠一些,有的時候就算不能忍也得忍。

可憐大房的人,好不容易打到一頭野豬,一半卻要喂到王家人的嘴裏。

不過二房的人並不同情他們,只是在心裏面偷笑,像這種狗咬狗的好戲,看得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很快,蘇家大房又因爲是把整頭野豬都拿去賣掉,還是留一半在家裏喫爭論了起來。

蘇老太想要賣掉,留點銀子作爲家裏的開銷,陳氏卻覺得要留下一半來喫,畢竟,以如今家裏的情況,很難喫到肉。

最後是蘇洪強發了話,他當然是站在蘇老太這一邊,瞪着陳氏道。

“你這婦人,整天只想着喫肉,家裏現在沒有錢用,還不是你害的,你倒好,沒有一點反省和覺悟,還要把能賣錢的野豬喫到肚子裏,滿足你自己的口腹之欲,我要你這種女人有啥用?”

蘇洪強是真的發自心底認爲,蘇凱和蘇燕做出這種事情,是陳氏沒有管教好。

如果這件事做成也就罷了,一下子添了幾百兩銀子,還解決了蘇曉這個大麻煩,可是失敗了,就把蘇家大房拽入了生活的泥坑。

蘇洪強都怪到了陳氏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