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渴望國富民強不受外邦欺凌呢?
特別是身爲帝王的慶文帝,更是知道這話的分量。
他連忙道:“你站起來,繼續說下去。”
“謝皇上。”
阮青瑤站起身,朝慶文帝行了一禮,接着道:
“什麼樣的將士殺敵最猛?自然是將士遺孤!什麼樣的學子最渴望國家強盛?也還是將士遺孤!仇恨是最強的動力,將士遺孤,無論是從文還是從武,都將會是一把把利劍,刺得敵人頭破血流!”
“朝堂上,文官一向喜歡求和,爲此,他們寧可犧牲國家利益,只要他們自己的利益沒有損傷,他們就會一個勁地鼓吹求和的好處。可他們也不想想,豺狼虎豹是喂得飽的嗎?一味求和,只會導致國破家亡!”
“如果是將士的遺孤成了文官,那麼他們更多的,會考慮到國家利益,該求和時他們當然也會選擇求和,可一旦有了一戰的機會,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戰爭!”
“少年強則國強!可惜,因爲家境困難,將士遺孤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好的書院學習,這對我天啓國來說,是莫大的損失!”
“免費書院一旦創辦,將成爲皇上愛民如子的最好證明,前線將士們看到孤兒寡母被照顧得這麼好,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殺敵將變得更加勇猛。”
“皇上,臣女之心,可昭日月,如有半句虛言,願天打雷劈,死無葬身之地!”
阮青瑤目光坦然,言辭懇切,一字一句皆是爲國爲民,就算疑心病極重的帝王也忍不住爲之動容。
星空言情小說 www.dodo8888.com
![]() |
一個小姑娘尚且有這樣的報國心,他身爲帝王,又豈能任由強敵欺凌無動於衷?
他垂眸沉默了一會,道:
“你說需要兩塊地皮,這是想要建造兩所書院嗎?爲何不二合爲一?”
阮青瑤答:“因爲另一所,乃是女子書院。”
什麼?
女子書院?
阮青瑤這是瘋了嗎?
很多男子尚且因爲貧困讀不起書,女子有什麼資格免費讀書?
阮青柔一看機會來了,連忙上前道:
“瑤兒你糊塗。咱們做女人的,最重要的是相夫教子,讀書有什麼用?又不能參加科考,你這不是浪費錢嗎?”
衆人也全都一臉疑惑地望着阮青瑤。
自古以來,就沒聽說過什麼女子書院。
有錢人家的小姐,最多也就是上一段時間的族學。
一旦嫁人,就連族學都是上不成了的。
阮青瑤居然要創辦什麼女子書院,這不是瘋了是什麼?
“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偏見。殊不知,妻賢夫禍少,一個女人,將會影響到三代人。”
阮青瑤淡淡地看了衆人一眼,緩緩道:
“烈士遺孤,有男有女,孤兒尚且需要照顧,難道孤女就不需要照顧了嗎?這讓生了女兒的將士,如何心安?”
“身爲女子,沒有了父親的庇佑已經夠可憐的了,如果連生存的本事都沒有,將來怎麼辦?”
“我所說的女子書院,所學內容與男子書院不同。女子書院,除了會開設識字算術等普及課程之外,還會根據各自的天賦,讓她們選擇一門技術。”
“有一技之長傍身,她們將來就有了生存能力。而且,在學習期間,書院還會安排她們去書院旗下的產業實習,所得收入減半,多出來的一半收入,歸書院產業所有,這既能調動她們的積極性,也能爲書院後期運作積累資本……”
……
慶文帝聽得熱血沸騰。
原來女子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如果女子的作用能發揮出來……
見慶文帝一臉讚許地望着阮青瑤,阮青柔氣紅了眼。
她強壓下心中恨意,低聲道:
“瑤兒,身爲女子,最重要的,是清白,豈可拋頭露面?”
阮青瑤冷笑一聲,反脣相譏:
“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又不是死巴着男人不放,怎麼就不清白了呢?”
阮青柔感覺自己被內涵了,可她沒有證據!
她通紅着雙眼,一臉委屈地看向君阡璃。
君阡璃心疼得不得了。
他轉身望向阮青瑤,沉聲道:
“這豈不是讓女子與男子搶飯碗?”
“有競爭纔有進步。”
阮青瑤一臉從容,淡淡開口: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競爭的結果,是共同進步,這對天啓國來說是好事,何樂不爲呢?更何況,女子的工種,很多時候是與男子不同的,比如繡花製衣,再比如煉製胭脂水粉,摘棉花等,原本就是女子居多。”
“當然,如果女子有某方面天賦,搶男子飯碗也沒什麼不可以。如果男子搶不過女子,那就是技不如人,沒什麼好怨恨的。要是不服氣,大可以練好了本事再來一較高下。”
“想當年,太后娘娘追隨先帝征戰沙場,威名遠播,我堂嬸堂姐堂嫂,也皆是名將,且都戰死沙場,如今,我大舅母還陪着我大舅舅在邊疆殺敵,都說上陣父子兵,如果女子武藝出羣,也可以隨夫出征,這有什麼不好的?”
“至於怕女子風頭蓋過男子,那就更是大可不必擔心。要知道,這世間,並非所有男子皆是強者,也有能力不及女子的,如果他們的妻子能支撐起門楣,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每個家庭都是有男有女的,男女不是敵對方,而是一家人,女子變得優秀,對國家對百姓都是好事。”
……
一番話,說得衆人心服口服。
就連君阡璃,也被這番話震懾住了。
他從小就知道自己資質平平沒什麼才能,所以纔會因爲慕強而喜歡上才能出衆的柔兒。
如果女子也可以支撐起門楣,那麼,柔兒主外他主內就不是什麼丟臉的事了。
柔兒能力出衆,有她掌管璃王府,璃王府絕對不會比別的王府差。
所有人都被說服了。
最後,慶文帝點頭道:
“那創辦書院之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了,有什麼難處儘管跟朕說,朕爲你做主。”
阮青瑤急忙跪倒:“多謝皇上。”
“起來吧。”慶文帝含笑扶起她。
太后心情大好,道:
“既然要募集,那哀家就先表個態,捐黃金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