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整個人都麻了

發佈時間: 2025-05-09 00:13:52
A+ A- 關燈 聽書

哭的是雙胞胎的娘莫氏,怕的是雙胞胎的爹康老二。

不過兩人進到前堂裏,並沒有看到大安小安,他們便焦急地到處尋找。

莫氏:“大安小安呢?他們哪裏去了。”

“姐,他們在後院,蘇姑娘在給他們治療呢。”

“治療多久了?”康老二趕緊問。

“兩個多時辰了。”

“兩個多時辰還沒有出來,是不是他們真的出事了,我的大安小安,你們怎麼這麼命苦啊,生你們的時候差點難產,好不容易把你們養大一點了,你們又吃了毒包子。”

莫氏按着心口,眼睛裏面盛滿了驚慌,她的手都在顫抖,要不是帶着一絲希冀和盼頭,她已經暈倒過去了。

一邊說着,莫氏一邊要到後院去看情況,被莫大拉住。

“孩子他娘,蘇姑娘正在給大安小安搶救呢,你不要進去打攪她。”

“都搶救這麼久了,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我只要看大安小安一眼,看看他們是啥情況,看一眼我就出來。”莫氏要推開莫大的手。

康老二也是很急迫,想要往後院去,被趙里正拉住了。

“老二,蘇姑娘正在聚精會神救你們的兩個兒子呢,你還是不要去驚動她了,她現在想必也很勞累,你換個角度想想,現在沒有消息是不是就是好消息,說明蘇姑娘還在搶救。”

趙里正這樣說,夫妻兩個只覺得稍微心安了一些。

是啊,如果早就不行了,蘇姑娘一定出來宣佈死亡了,可現在還在搶救,說明有希望。

莫氏就對着那一道門懇求道:“蘇姑娘,求求你了,一定要治好我的兩個孩子,只要你治好他們兩個,我一輩子給你當牛做馬都可以。”

她哽咽道:“只要他們活着,大恩大德,永生永世不會忘懷。”

這個時候,蘇曉擦着汗,在一條凳子上坐下,她現在頭昏眼花的,屁股差點對不準凳子,還是扶着牆才坐穩。

外面說什麼她根本就沒有聽清楚。

星空言情小說 www.dodo8888.com

經過了兩個多時辰的搶救,她整個人都是麻的,這也跟她好久沒有給人做手術有關。

分別躺在兩條長凳子上的大安和小安,現在脈搏還很微弱,但已經比較平穩連續了,他們臉上中毒的青黑色也消散了不少。

蘇曉緩緩吐出了一口氣。

“進來吧。”

她說了這麼一句。

康老二和莫氏一直豎着耳朵聽裏面的情況,這下子聽到蘇曉說話,渾身上下一個激靈,蘇曉的語氣太平靜了,讓他們無法判斷他們的孩子是生是死,情況是好轉還是無以挽回。

所以夫妻兩個的腳步幾乎都不約而同地僵住了,他們心裏面產生了一種極致的懼怕,像是有一股寒流,竄過了骨頭。

害怕去面對一種讓他們心肝破碎的結果。

其他人心裏面也不定,他們的想法跟康老二夫妻兩個一樣,但是作爲父母,感受自然是最強烈的。

外面沒有動靜,蘇曉感到奇怪。

是沒有聽見她說的話嗎?

她扶着牆起來,打開那一道門,就看到康老二夫妻把門死死盯着。

兩個人似乎想上前,但是又不敢。

蘇曉頓時就明白過來了,原來二老是在擔心呢。

她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夫妻兩個看到門打開了,他們的兒子一動不動躺在板凳上,心中不由得大駭大悲。

康老二連着後退好幾步,莫氏當場就一頭朝地上栽去。

好在兩人都被人扶住了。

“我的兒,我的大安小安——”莫氏雙眼發直,臉色煞白,喃喃吐出。

她好像被一道閃電劈中,整個人都懵了,最後一絲希冀也隨之熄滅。

蘇曉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由得扶額。

“該做的我已經做了,帶回家裏去養着吧。”

什麼?夫妻倆還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什麼叫做帶回家裏去養着?

他們的兒子,還活着?

一種莫大的驚喜衝撞着夫妻兩個的心頭,讓他們的腦子裏暈乎乎的,兩人都朝後院奔去。

“大安有氣。”莫氏驚呼一聲。

“小安也有氣。”康老二聲音都在顫抖。

兩人面面相覷,眼裏都涌出了激動的淚花。

還活着,他們的兩個兒子都還活着。

他們像是從地獄一下子又回到了天堂,他們喜不自勝,相擁而泣。

頓時覺得生活中的那些困苦都算不得什麼了,只要他們兒子還活着,就是天大的好事,喜事。

其他人也都鬆了一口氣,死馬當活馬醫,兩個孩子的命都救回來了,他們這些送孩子來的人,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還好他們沒有放棄,上馬車前後都是爭分奪秒的,在馬車上也催促馬車伕儘量趕快一點。

孩子都活過來了,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讓人高興的呢。

而這時候,來買炸土豆的人也知道蘇姑娘救活了兩個中毒垂危的孩子的性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稱讚起來。

那一次治好了韓員外家的兒子的性命,蘇曉的醫名已經鵲起,這一次,只怕更要遠播了。

就聽到撲通的一聲,康家夫妻兩個在蘇曉的面前跪下。

“蘇姑娘,你對我們家有大恩大德,我們家沒齒難忘,這輩子都給你當牛做馬,你有什麼要我們做的,只管說一聲。”康老二鄭重地說,臉上是一片深濃的感激。

“是啊蘇姑娘,我們會付你醫藥費,但是這不會改變你的救命之恩,要是換做別的大夫,只怕是救不過來。”末世也說道。

“你別跟我們客氣,要我們下地我們下地,要我們上山打柴我們就上山打柴,只是我們沒有別的本事,你別嫌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