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印象中的松林大哥

發佈時間: 2025-05-12 12:30:28
A+ A- 關燈 聽書

過了小年,村裏就有人開始邀請關係親近的親朋到家中團年。

雖然,瞿臨川和秦小霜不在家,但臘月二十八這天,秦大勳還是把瞿家一家人都請到家裏喫午飯。

一同請來的,還有秦大順。

秦大順這幾天,心頭有些憋火。

原因是,纔出嫁幾天的閨女秦珍珍跟女婿宋代文吵架了,窩在孃家不肯回去。

細問一下,才知道結婚後,宋代文根本不碰秦珍珍。

也不是沒碰,就在新婚夜碰了她之後,第二天起來,就自己另打了鋪蓋卷,死活不跟她同牀了。

家裏人怎麼勸也不聽。

秦珍珍氣得在家裏大吵大鬧,吵了幾次之後,宋家人也開始對她有意見了。

畢竟,農村人很忌諱在臘月和正月裏家中吵鬧的,他們相信在這些日子裏吵了架,會造成流年不利的。

好好地娶了一房媳婦進門,誰願意家裏鬧得雞飛狗跳、家宅不寧?

因此,宋奶奶和宋母給了秦珍珍幾次臉色後,秦珍珍氣不過,就回孃家去了。

誰家閨女嫁出去後,還要賴在孃家不回去的?先不說孃家父母有沒有意見,就是還沒分家的哥嫂也看不習慣。

尤其是現在馬上過年了,總不能讓已經出嫁的閨女留在家裏過年吧。

今天一大早,秦大順也等不及宋家來人接,就讓自家婆娘苟紅瓊把閨女送回宋家去了。

小夫妻吵吵架,磨合磨合就好了。

當然,秦大順是沒臉在別人面前談論這事的。

尤其是在瞿家人面前。

瞿家人雖然跟秦大順不怎麼說話,但好歹人家是秦小霜大伯,表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到的。

因此,飯桌上的氣氛還算融洽。

秦大順沒在飯桌上看到侄女秦小霜,不免多嘴問了一句,

“小霜丫頭呢?怎麼沒有出來喫飯?”

瞿家人與秦大勳兩口子相互看了看,纔想起秦小霜出門去滬上的事情,只有他們兩家人知道,並沒有告訴村裏人。

正想着要不要告訴秦大順呢。

就聽秦小藝認真對秦大順說,

“大伯,我姐姐去看臨川哥哥了呀。”

緊挨秦小藝坐着的瞿春波,與秦小藝是好搭檔。

馬上煞有介事地點點頭,

“嗯!我二嬸去跟我二叔商量什麼時候辦喜酒了!”

瞿春波的話讓桌上的大人臉色都一僵。

張翠雲尷尬地摸了摸兒子的頭,“別聽我家這臭小子胡說!小孩子家家的,純粹胡說的!”

瞿春波覺得自己男子漢的尊嚴受到了親犯,他用力地推開母親的手,不滿地瞥她一眼,

“我纔不是臭小子!我也沒有胡說!我二嬸親口答應我了纔去的!”

秦大順聽了,心頭嗤笑一聲。

哪有姑娘家這樣不知檢點的,自己主動去跟男人商量婚期的!

雖然現在他的心裏對瞿臨川跟秦小霜的婚事頗有微詞,但他不會當着兄弟秦大勳的面說出來。

秦大勳卻虎目一凝,沒想到自家大閨女此次去滬上還帶着這個任務去的?

不可能吧?

林桂珍倒是很淡定,因爲她這些天,她好幾次都聽到自家小閨女和瞿春波一臉期待地討論着瞿臨川跟秦小霜的喜酒。

她只當是兩個小孩子說着玩的,也沒多在意。

誰知道這兩個孩子竟然這麼上心了。

“應該沒有的事兒。我家小霜就是去看看臨川。只是去看看。”

林桂珍笑着拍拍身旁瞿母的手,

“瞿嫂子,臨川有沒有說年後回來?初幾回來?”

儘管前幾天,瞿臨川在電話中跟秦大勳說過,年後他想請假送秦小霜回家。

但她不想讓瞿母覺得瞿臨川有什麼事情,都是先告訴準岳家,然後纔是瞿家。不能因爲要做自家上門女婿,跟瞿家就離心了。

說起瞿臨川,瞿母臉上的笑容就深了,

“前一陣,他給家裏郵了錢,還寫了信,說大概初十以前要回來。”

“那到時候,他就可以跟小霜一起回來。”林桂珍笑道。

“對呀。兩人一起,有個伴纔好。”

瞿母剛纔聽到孫子說秦小霜跟自家老二商量婚期去了,她也有些意動。

雖說童言戲語不可信,但是想到老二翻年就二十四歲了,老大在他這個年紀,孩子都兩歲了。

怎麼可能不着急他的婚期呢?做母親的,巴不得他馬上能把婚事辦妥當。

星空言情小說 www.dodo8888.com

可是想到還在念書的秦小霜,只能把焦急擱回肚子裏去。

喫過午飯,秦大順因爲惦記着閨女秦珍珍回宋家的事兒,??地說了幾句話,就回家去了。

瞿臨海兩口子跟着秦大勳去了養殖場。

養殖場裏,一年四季都有的忙,纔不管什麼節假日呢。

林桂珍因爲大過年的,大閨女不在家,心裏有些空落落的。

就留下瞿母說話。

兩位幾十年的老鄰居、準親家,就一起收拾碗筷,一邊閒聊。

“那個,瞿嫂子,臨川和小霜看樣子還要等些天才能趕回來。正月初二,你們家就你和臨海臨江兩兄弟給松林大哥上墳嗎?”

林桂珍輕聲問道。

村裏家家都有,正月初二給家人上墳的習俗。

瞿臨川接連有三年沒回家過年了,瞿母原本以爲他今年肯定要回家過年的。

老二好不容易訂親了,瞿母希望他能在父親墳前給敬一炷香,燒點紙錢。

家裏三個兒子好久沒有齊齊整整的,在初二給去世的父親上墳了。

說起這個,瞿母有些無奈地嘆氣。

光是計劃着也沒用,老二瞿臨川自從參了軍,就是部隊的人了。

過年回不回家,她這個做母親的也做不了主。

“是啊,那怎麼辦。臨川不回家,我還是要帶老大老三去看看松林吧。一年到頭了,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那邊也不容易。”

“我也想讓他看看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不用他太掛心了,讓他在那邊也放心。”

瞿母說着,眼圈開始發紅。

她男人瞿松林走了這麼多年,她一直硬撐着。若不是放心不下孩子們,尤其是老二老三,都還沒成家。她早就想跟他一起去了。

想起她男人還在的時候,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一家人完完全全地在一起,苦,嚼在嘴裏,也是甜的。

林桂珍看她這樣兒,有些後悔提起這個話題。

她知道以前松林大哥還在世的時候,和瞿嫂子感情特別好,從來不像村裏其他兩口子那樣,一年到頭,不是吵架就是打架的。

她印象中的松林大哥,對媳婦兒說話永遠溫聲細語的。

好幾年前,松林大哥走的時候,她還擔心溫溫柔柔的瞿嫂子挺不過去。

不過,還好。

瞿嫂子擦乾眼淚,這麼多年,就這麼挺過來了。

左鄰右舍地住着,林桂珍和秦大勳原本跟瞿家的關係處得就不錯。後來,松林大哥走了,她和秦大勳對瞿家也是儘量幫扶。

好在,瞿家也是懂得感恩的人。

兩家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多年來都相處得很融洽。